400-123-2551
400-123-2551
时间:2024-07-30 点击数:
kb体育然而,上海这个价值非凡的小茶亭,却并未“破圈”,普通人对其了解不多,殊为可惜。
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方塔园,于2014年被列入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。
今夏,喝茶的、聊天的男女老少又开始在这个貌似普通的凉亭里活动,一如上世纪的景象。
但在专业领域,它时常出现在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的案头,是低年级学生建筑启蒙教育的现场,是中国现代园林里程碑中的名字,是不定时就会被各种建筑学论坛、沙龙拿出来学习研究的对象,是在中国建筑史中留下名字的经典之作。
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说,纵观过去一百年的中国建筑史,真正扛得起“传承”二字的作品稀少……在何陋轩,几乎做到了通融。
多年前,记者采访一位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,他说每年值得自己前往几趟、百看不厌的中国园林仅两处,一是苏州四大园林,一是上海的方塔园及何陋轩。
上世纪80年代,作为“北梁(梁思成)南冯”中的冯纪忠受上海市政府委托,设计方塔园。
生于1915年的冯纪忠祖上为书香门第,幼时私塾出身,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。他先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土木工程,与贝聿铭是同学KB体育。
后来,他远赴奥地利维也纳理工大学学习,获建筑师及特许工程师学位。回国后,他在同济大学长期担任建筑系主任,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。
如今,他被誉为“一代宗师”、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之一。但彼时命运多舛,方塔园是冯纪忠留下的最后一件作品,甚至可以说,是完整保留、能尽情表达自己理念的唯一一件作品。
意识到这点,冯纪忠把毕生心血、未尽之言都灌注到方塔园中,以狮子搏象兔的心态造园。
据冯纪忠所写,方塔园逛一圈,累了,此时来到何陋轩,是“久动思静”,正适合坐下喝茶。
所以设计何陋轩时,他不采取中国园林中的“游廊”形式,“不然大圈圈之中又来一小圈圈,那不就乏味了”,“人走完那个距离,视野需要一个停顿”。
先说 茅草顶 。 冯纪忠注意到,当时松江、嘉兴一带乡间农舍屋顶弯弯,两头翘角,这种形制,民间一般少有。他本想设计一个这样的顶,后又改动,融入了“歇山顶”的形制。
在古代,仅用细竹托起约200平方米的大屋顶,几乎不可能。冯纪忠运用了现代建筑力学结构,才让竹子足以承托。
远观,何陋轩材料自然,意境苍古,仿佛一间中国传统草棚,但近看便会意识到,细细的竹竿,支撑起一片大穹顶,现代手法的表达和运用十分精妙。
但冯纪忠偏不,他反过来操作,竹节点涂黑,中段涂白。暗处变得模糊,白处跳跃出来,在较暗的屋顶空间中,竹段仿佛断开,游离,飘动起来。如此,屋顶再大也不觉压抑。
随后说 台基 。它与一般的台基不同,分为三层,依次递转30°、60°,似大小相同而相叠,踌躇不定,描述那从未定到已定的动态过程。
整个方塔园,他希望展现宋代的神韵。宋园几无留存,但冯纪忠并不赞同仿古、模古,而是用现代建筑手法和语言,透出宋代园林的精神。
何陋轩还有诸多细节,如方砖铺地,间用竖砖嵌缝。这样既能加强方向感、埋暗线KB体育,且所有柱基落在缝中,不破坏方砖;又好似群柱穿透三层,把它们扣住了。三层台基错叠留下一个三角空隙,恰好竖轩名点题。
各自起着挡土、屏蔽、导向、透光、视域限定、空间推张等作用,各有自己的轴心、半径和高度,若断若续。
他甚至想好了,当人们坐在何陋轩里喝茶歇脚,可以感受时间与空间的总量变化。
那是阳光从早到晚,刚好在弧墙慢慢移动的光影; 那是夏天遮阴、冬天挡风,美观而又实用的日常景象; 那是竹林摇曳,光、暗、阴、影,由黑到灰,由灰到白,构成墨分五色的动画。
他把一年四季、一日变幻,均计算在这方天地中。也把宋代园林的气韵、空间的意动、动静之间的转换,用现代手法和语言呈现。
他说:“各个元件都是独立、完整、各具性格,似乎谦挹自若,互不隶属,逸散偶然;其实有条不紊,紧密扣结,相得益彰。”
但何陋轩在30年间,饱受风吹雨淋,历经上海数不清的大小台风、“百年一遇”的恶劣天气,依然安然无恙。
不过稻草还是薄到即将见底,一些零构件毕竟久经风霜。2021年,它终于迎来大修。同济大学黄一如教授主持修缮工作,他是冯纪忠的弟子。
何陋轩体量不大,材料结构也不复杂,当年搭建用了4个月,但这次修缮用了2年,为什么?
面对记者这个问题,黄一如沉思良久,回答:“我希望代入老师的视角,如果是他,会怎么修。这很难。”
黄一如希望修完的何陋轩依然灵动,有未定之动,有宋代园林之神,有今人畅怀之意,以及有冯纪忠的气质。
比如实现“意动空间”和“时空转换”。为了突出光影在弧墙上的变化,团队对植物做了大量减法。冯纪忠爱用植物表达空间,常青树和落叶树交织,四季景观不同,注重“总感受量”。
又比如一段弧墙,中间一块块方形镂空。修缮时,如何达到冯纪忠当年期望的那样,当光线穿过,地面恰好留下一块块光斑?弧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中,时而白色,时而黑色,修缮该取什么颜色?
冯纪忠强调“逸散偶然”,表面的随意性与内在的精密合理结合。当年,他一直对草顶不满,觉得稻草太薄,最好用茅草。
如今,修缮团队考查了多种茅草顶,有欧洲的,有中国的。黄一如琢磨:如果是老师,会喜欢哪一种?
最后从“逸散”角度,选了如今的品种,它没有欧洲茅草那么挺括,但又有厚度,与竹子尺度匹配。不过,当屋顶茅草厚度增加到30厘米时,屋顶的结构、整体细节比例都需要同步调整。
还比如竹子,它是何陋轩的支撑,相当于现代房屋的承重柱,极为重要。此次修缮,竹结构全部建模,用电脑模拟计算,可得到每根柱子的轴压、偏移,以保证力学上对大茅草顶的承托达到最佳。
中国传统建筑中,柱子放在底墩上KB体育,其实是可以晃动的。而现代建筑,柱子插入底墩,追求纹丝不动,紧密稳固。
起初,根据电脑模拟计算的结果,修缮团队担心何陋轩竹构的稳固性,打算改用刚接方式的“紧”结构,几位专家建议还是保留原本“动”的手法。
然而,传统殿堂建筑之所以敢“动”,是因房顶重,压得住。何陋轩只是一个茅草顶,能压住吗?
正当黄一如纠结时,一位资深专家的话醍醐灌顶:“当年未经精密计算的何陋轩,依然保持30多年不倒,实践证明了一切。”
“我说油漆刷到节点下面15厘米,工人们很认线厘米,太标准了,没有原本的逸散之感。”黄一如说。好在竹节用金属丝绑扎,绑扎本有高低,最后规定以绑扎处为准,重刷终于有了“逸散”效果。
密闭对结构伤害很大,因为风力会向上托起屋顶,容易导致结构晃动和倾斜。这次修缮,经过推敲,修缮团队精心设计了一个双层结构,不再密闭,让风和光进来,但雨进不来。
还有柱靴的缝隙,如何防止茶客们把烟头扔到缝里,经过仔细研究,用透气的不锈钢丝网进行了处理。同时,专业技术团队还对一些老旧材料进行除盐、除碱,既尽可能保留原有的砖料,又延长使用寿命。
茅草棚池水对面,冯纪忠当年想再造一个亭子,供冬天喝茶赏景,搭一间诗意的“烹雪斋”。最后没有实现。
冯纪忠后来说,斋可以没有,但几片墙还是要有的,它们会形成空间的延伸,从茅草棚延伸到水的彼岸。
此次修缮,黄一如想补上老师的遗憾。当年连设计图纸都不存在的墙,如今增设在对岸哪个位置?多长、多高、多宽?
“只能现场设计。”黄一如说,他站在水边,让工人拿几根竹竿比画。在现场,用眼睛、用脚、用人对空间的感受决定它们的样子。
黄一如想起老师在2000年演讲时,当场背诵明代王世贞的《弇山园记》中的句子:“忽尽变,而玉玲珑嵌空,掩映千态,倒影插波,下上竞色,所不受影者,如金在镕,万颖射目……”
也就是说,背光的角度太湖石最好看,光线透过孔洞,倒映水面,光斑涟漪KB体育。于是,这两片墙的尺度,就根据水面的倒影效果来定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响应夜晚开放的呼吁,此次何陋轩还增加了低调的灯光,以供市民夜晚赏景。
“30多年前,还是学生的我完成了何陋轩的模型搭建。没想到30多年后,有机会把何陋轩重新搭建一遍。那么再过30年,谁来修、怎么修?”黄一如感叹。
所以此次修缮,团队把所有资料电子化,施工过程完整记录,细节无一遗漏,并且全部3D扫描建模,就为了保证未来,任何设计师只要手握这些资料,都可以依葫芦画瓢,做到原样重建。
但是何陋轩本身就是一个过程,不是结果。冯纪忠也在不断修改,在晚年提出了一些建议。
老照片里的何陋轩,随时代变化,总有一些细节在变化,有时是周围生长的植物造成的空间感受,有时是使用的人造成的物件加减。似乎每个年代的何陋轩都有点不一样,它会生长。
这也是中国传统园林中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,是中国人对建筑、对空间、对生活的这方山水天地独有的理解。
而方塔园及何陋轩传达的是中国人理解的人与自然,是根植在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动与静、神与意、人生与天地,它使用的却是现代手法。
首先是与古为新。冯纪忠尊古而不崇古,他说这里的“为”是“成为”,而不是“为了”。
关于方塔园里的布局与各建筑的尺度,冯纪忠曾经比喻说,就好比酒席,有人晚到入座,如果打断气氛,则煞风景;如果无人搭理,则局面尴尬;如果一到就和其中一位不停私语,可厌。那怎么做呢?“一一招呼到,好些,适可而止”。这对今人如何处理新增建筑与历史空间的关系,如何处理城市诸多新与旧之间的关系,都有启示。
此外还有意动空间、反常合道、曲线合唱、时空转换,以及关键词“百姓建筑”。
何陋轩看上去像一个简单的大棚,冯纪忠主张美观无须条件,即使造价低廉也可传达美感。当时,负责施工的是由返乡知青组成的普陀区水电油漆竹建工程队,在搭建何陋轩的具体工法上,他放手让竹匠基于自身经验实施。自落成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,何陋轩一直深受百姓欢迎,他们在草棚下随意聊天、喝茶、玩棋牌游戏,日常画面温馨惬意。
这个如此经典而又具备极高美学价值的作品,却容纳了最市井、最有烟火气的生活场景。正是冯纪忠这种源自百姓、服务百姓的设计思想,使得何陋轩成了建筑经典。
好在冯纪忠留下了一些文章,供后人更好地理解他的初衷与本意。《何陋轩答客问》《意在笔先》《组景刍议》《人与自然》……
他把柳宗元的“旷奥”运用到风景动态中,用现代科学技术理性分析古今之排布。
他从人与自然的角度把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脉络概括为“形、情、理、神、意”五个阶段,何陋轩是从写自然的精神转到写自己的“意”,并引领所有的空间在情景交融中生成意境。
他概括说,日本园林讲究的是“抑”与“静”,中国园林讲究的是“引”与“趣”。
有趣的是,他的诗论也带有独特的建筑思维,比如说“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”,是以发的长度(空间)度愁的久长(时间),就是一种时空转换意向。他的诗论、画论、文论,说的是古代传统文化,也是今人建筑设计的方法。
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城市大建设、快速迈入现代化,可以回想,那时大多数新建的建筑是什么样?大多数人为之欣喜的审美风格是什么样?
冯纪忠却在那时造了一个反常合道、与古为新的方塔园及何陋轩,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、立意和价值,却又表达得十分具有现代感。
30多年后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读懂何陋轩,或者说,试着读懂这个超越时代的作品、读懂冯纪忠想说的话。
“今天,造出美丽、优雅的建筑和空间相对容易,但是有韵味的东西却十分难得。冯纪忠那代人孜孜以求的意境创造方法,也就是现代的、中国的原创精神,还是要想办法接续下去。”黄一如感叹。
值得欣喜,上海这座城市不只有外滩建筑、武康大楼这类老房子,还留下了冯纪忠的方塔园及何陋轩。
一如初见时,相与离座,过小桥,上土坡,俯望竹轩,见茅草覆顶,弧脊如新月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2024年江苏70岁以上退休人员KB体育,都领多少养老金?超过5000元了吗?
被指 88VIP 会员“杀熟”买东西更贵,淘宝回应“可要求平台退差价”
与中坚力量共成长,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
祥云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,恭喜钱昱池同学被复旦大学录取,加油,少年,大学见!
小米首发搭载,高通发布骁龙 4s Gen 2 芯片:将下探 5G 手机价格
驶入CJ场馆的“迷途巴士”,迎来了自己的新一批乘客/
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驶入ChinaJoy场馆的“迷途巴士”,迎来了自己的新一...
《破碎之地》CJ试玩:够中式的废土/
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《破碎之地》CJ试玩:够中式的废土 廉颇 2024-07-30 返回专栏...
与中坚力量共成长,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